今天終於湊足台灣四極點的最後一座,也就是台灣的極北點-富貴角燈塔。 比起多年前,燈塔附近的整備更為完善,對旅客來說是更為便利呢~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前往核一廠抗議
雖然錯過了尚未運作的核四廠,但是今天終於湊足了運作中三座核能發電廠的最後一座-核一廠。
核一廠與核二廠都可以在前方發現用來冷卻機組的大量排水,某方面來說也算是非常壯觀的景象與景點~
核一廠與核二廠都可以在前方發現用來冷卻機組的大量排水,某方面來說也算是非常壯觀的景象與景點~
核一廠
在 十八王公橋 上看核一廠的冷卻排水
前往金寶山鄧麗君墓園
早上一起床後,就決定前往也在附近的鄧麗君紀念墓園參觀。 地圖上的距離不長,但沒想到全部都是艱難的上坡山路,因此汗流浹背爬了一個小時以上才到達所在地的金寶山。
一進入金寶山之後,我發現許多建築實在是非常雄偉(但警衛大哥說不可以拍照),而且看墓旁的題字,葬在這邊的人想必是非富即貴。不管當初是如何的不可一世,,而如今也跟我們一般人一樣靜靜的躺在這邊,所以走在墓園內實在有非常多的感慨呢。
走了很久,甚至走錯一些路之後,終於發現鄧麗君的墓園。看來此行最大的收穫,應該是對於人生的另一次醒悟吧?!
一進入金寶山之後,我發現許多建築實在是非常雄偉(但警衛大哥說不可以拍照),而且看墓旁的題字,葬在這邊的人想必是非富即貴。不管當初是如何的不可一世,,而如今也跟我們一般人一樣靜靜的躺在這邊,所以走在墓園內實在有非常多的感慨呢。
走了很久,甚至走錯一些路之後,終於發現鄧麗君的墓園。看來此行最大的收穫,應該是對於人生的另一次醒悟吧?!
由金寶山往下俯瞰
鄧麗君墓園全貌
墓園近照與宋楚瑜提字:筠園
鄧麗君墓前的大理石鋼琴
7月28日住宿的地方
7月28日下午抵達金山,在金山的遊客中心上網之後,就進入市區騎車閒晃並尋找晚上住宿的地點。 但是找了兩間小學,都是連大門都會關閉的嚴密狀態,因此我就決定在前往石門方向的郊外去尋找。
當騎到金山郊外接近北海岸沙灘起點的時候,看到路邊有一個標示寫者-中角國小。因此我就抱著一試的心情前往詢問。 一問的結果,對方很親切的說應該沒問題,但是要詢問一下學校主任並留下證件影本。而我也跟對方說,即使不是學校也沒關係,只要是附近安全的地方就可以了。 在留下健保卡的影印本之後,我就抱持著愉快的心情前往金山市中心吃晚餐與買冰前往中角海灘區吃冰。
吃完冰之後,回到中角國小,原本的警衛大哥不見了,換了另外一位。對方跟我說主任不同意,但他也跟我指示了學校旁邊的社區運動場旁邊的停車棚可以搭帳篷,並且學校的自來水可以讓我使用。 也因此,雖然最後的結果與預想不同,但我仍然算是順利盥洗並入住搭帳篷。
當騎到金山郊外接近北海岸沙灘起點的時候,看到路邊有一個標示寫者-中角國小。因此我就抱著一試的心情前往詢問。 一問的結果,對方很親切的說應該沒問題,但是要詢問一下學校主任並留下證件影本。而我也跟對方說,即使不是學校也沒關係,只要是附近安全的地方就可以了。 在留下健保卡的影印本之後,我就抱持著愉快的心情前往金山市中心吃晚餐與買冰前往中角海灘區吃冰。
吃完冰之後,回到中角國小,原本的警衛大哥不見了,換了另外一位。對方跟我說主任不同意,但他也跟我指示了學校旁邊的社區運動場旁邊的停車棚可以搭帳篷,並且學校的自來水可以讓我使用。 也因此,雖然最後的結果與預想不同,但我仍然算是順利盥洗並入住搭帳篷。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7月27日投宿地點
在一連串因緣際會下所找到的寺廟。
其實我會注意到慈興宮,某方面也不是沒有原因。廟的面積寬廣,雖然只有一樓但是明堂廣闊,感覺上就很舒服。
最後在廟中主事者大哥的爽快同意下,我就順利入住了。 而且更神奇的是,我還在廟中看第四台呢,是繼高雄之後,第二次在外面可以看有線電視,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今晚投宿地點-瑞芳 的 慈興宮
搭帳篷的地點,但又忘了在有帳棚的時候拍照
廟中主祭 蘇府王爺,聽早上開賓士車來開廟門的大哥說,他排行老三
瑞芳的神奇事件
當我抵達東北角時,我原本的打算是,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繞到附近的九份再一次體驗一下電影中懷舊的氣氛。只是我一看身在半山的九份城鎮,與到天黑所剩不多的時間,我就決定暫時打消念頭前往瑞芳。 當我到了瑞芳之後,首先去瑞芳國小一看,我發現沿路上實在熱鬧非凡,而且瑞芳國小大門緊閉警衛森嚴,看來瑞芳國小是不可能了。於是我就打算轉往郊外或前往九份途中尋找適當的地點,就在此時我看到瑞芳教會,於是我就決定去詢問一下。但很不巧的是,教會今天舉辦活動,實在沒有地方可以讓我搭帳篷,但牧師與教會內的小弟兄也跟我說,可以往河邊的某座廟去搭帳篷,那邊的涼亭蠻適當的。 於是我就按照他們的指示地點前往尋找。當我邊騎邊找的時候,我發現這座廟居然是在他們所說地點的對面,結果我就騎過橋前往那做廟詢問,後來廟中看電視的大哥們一聽就爽快的答應了。 當我安頓好之後,往對面一看才發現,對面也有一座廟,而教會弟兄所說的應該是對面的那座廟吧?!哈 這應該是天意吧!
安頓好之後,我去隔壁的瑞芳國中上廁所與裝水。在廁所中我遇到一個同時也上廁所的小朋友,我就問他到九份坐公車要到哪邊坐呢?並且跟他閒聊,傍晚去九份看風景最好了,如果時間早一點的話我想坐公車去九份。 這時候,對方很熱心的帶我到校門口指示坐車地點,並且跟我說搭車時間大約是30分鐘(實際上大約只要10分鐘)。 我一看時間現在已經是晚上7點多一點,如果這時候去的話應該也不會太晚。於是當下我就謝過了熱心的李小弟,並且趕去他所指示的搭公車處,並到對面買了餅乾與飲料,然後坐在那邊邊吃邊等公車。公車一下子就來了,而在車上我也剛好遇到要去九份觀光的基隆兄妹,也因此我就順利的到達九份老街並順利的回來瑞芳了。
一小時前還在想如何找到睡覺的地方,一小時後已經在九份老街,這一切只能說是太神奇了。
國一升國二,熱心指示我公車地點的李小弟
福隆遊客中心的神奇事件
昨天時在發生了很多神奇的事。第一件事是在福隆遊客中心上網結束的時候,櫃台的替代役帥哥突然微笑的跟我說,我看過你的部落格。此時我一驚,難不成這位帥哥是我FB上面不曾見面的網友嗎? 後來他跟我說,因為我在Linda塗鴉牆上面的回覆,所以科長Linda就告知他我在這邊了。我一聽實在又驚又喜,這實在太神奇了吧,而且效率也太好了吧~
至於這位美女Linda,我是在哪邊認識的呢? 這又要回道我當初因緣際會在南澳國小搭帳篷時所認識的葛大姐,熱情邀請我去自然田參觀與換工,而我也因此多留一天以便體會自然農法與換工計畫,而就是在我突然多停留的那一天,遇到觀光局某區管理處的官員也來訪問阿江大哥,而在所有官員之中,我就覺得Linda最漂亮,所以就跟她詢問為何來此與相關聯絡資料,而我們也因此認識了。
沒想到除了e-mail之外,下一次的相遇既然是在這麼神奇的狀態下! 實在太強了~
走出福隆遊客中心第一個看到的指示牌,居然就是台2線100公里,實在很神奇~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中午買了一個福隆便當
一進入福隆,每家店都說自己是正宗福隆便當,特別是在福隆車站前的的激戰區更是如此。不知如何選擇的我,就挑了一家離車站最近,名號最簡捷的一家店。進去買了一個 福隆便當。
福隆便當的外觀
福隆便當的菜色,實在很豐富呢~
7月26日住宿地點
從頭城出發後,算一算距離今晚投宿的地點預計是在大溪。抵達大溪前,就在路旁的標示發現,大溪國小是宜蘭縣的露營營區之一。不過根據在南方澳的經驗,必須要事先申請才可以進駐。因此我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前往大溪國小。
一進大溪國小之後發現,已經有人在那邊搭帳篷了,於是我就過去詢問應該向誰登記呢? 對方說,他一來就搭了,沒有向任何人登記。 我一聽就放心了不少,就把大部分的行李放在隱蔽處之後,騎著車去大溪漁港逛逛與吃晚餐。
吃完晚餐回來之後,發現學校辦公事裡面有個阿伯在看電視,於是我就跟阿伯說今晚希望可以在大溪國小搭帳篷,阿伯有點生氣的說必須早上6點半之前離開,否則校長知道了就不允許了。 原本我還有點覺得阿伯太龜毛了˙,並且搭完帳篷之後,前去詢問並提醒之前搭帳篷的人必須去跟阿伯報備一下。 當我一詢問他們是否已經跟阿伯講過時,他們說他們已經跟阿伯登記並且交了300快前的使用費。 這時候我才知道,阿伯是好心提醒並且不跟我收錢的。
看來,有些人雖然比較兇,但是心還是蠻不錯的~
一進大溪國小之後發現,已經有人在那邊搭帳篷了,於是我就過去詢問應該向誰登記呢? 對方說,他一來就搭了,沒有向任何人登記。 我一聽就放心了不少,就把大部分的行李放在隱蔽處之後,騎著車去大溪漁港逛逛與吃晚餐。
吃完晚餐回來之後,發現學校辦公事裡面有個阿伯在看電視,於是我就跟阿伯說今晚希望可以在大溪國小搭帳篷,阿伯有點生氣的說必須早上6點半之前離開,否則校長知道了就不允許了。 原本我還有點覺得阿伯太龜毛了˙,並且搭完帳篷之後,前去詢問並提醒之前搭帳篷的人必須去跟阿伯報備一下。 當我一詢問他們是否已經跟阿伯講過時,他們說他們已經跟阿伯登記並且交了300快前的使用費。 這時候我才知道,阿伯是好心提醒並且不跟我收錢的。
看來,有些人雖然比較兇,但是心還是蠻不錯的~
宜蘭縣的大溪國小,搭帳篷的週邊支援設備很完善。
搭帳篷的地點,由於早上趕著收帳棚,一時忘記拍照,想到時已經收好了。
頭城國小外澳分校前的美麗秘境沙灘
騎車經過頭城國小外澳分校前時,發現有個停車場,而停車場旁似乎有階梯通往海灘,所以我就停下車前往看看。
一走進沙灘,簡直是驚為天人!沙灘又大又平坦,而且沙子很細,海浪又不瘋狂,是非常棒的沙灘呢~ 如果剛好避開漲潮時間的話,這裡簡直是露營玩耍的絕佳地點呢!
於是我就坐在沙灘的大石頭上,一邊看著海浪與夕陽,一邊吃著餅乾喝著汽水。享受這一片人數還不多的祕境沙灘。
一走進沙灘,簡直是驚為天人!沙灘又大又平坦,而且沙子很細,海浪又不瘋狂,是非常棒的沙灘呢~ 如果剛好避開漲潮時間的話,這裡簡直是露營玩耍的絕佳地點呢!
於是我就坐在沙灘的大石頭上,一邊看著海浪與夕陽,一邊吃著餅乾喝著汽水。享受這一片人數還不多的祕境沙灘。
往前看,美麗的海浪與龜山島及廣闊的沙灘
往後看,台2線上的建築物及廣闊的沙灘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南方澳的台2線168公里
這已經是環島以來第3次碰巧遇到168這個數字了!(第一次是7月17日在台11線168公里處;第2次是7月21日在標高168公尺的芭崎眺望台) 而且是碰巧在阿伯指示前往南方澳大橋的路上,偶然抬頭才看到的。而且剛好在珊瑚寶石媽祖廟的附近呢~
7月25日住宿地點
離開南方澳之後,網路Google地圖搜尋結果,本來要前往蘇澳真的士敏國小,後來一進蘇澳一問人才知道,士敏國小已經廢校,所以推薦我到附近的蘇澳國小。 一進到蘇澳國小向管理的替代役人員說明之後,對方立刻說OK,所以蘇澳國小就成了我7月25日的投宿地點了。好處當然是就在市中心內,所以可以上街逛一逛蘇澳鎮。 由於帳棚支架的伸縮線斷了,所以就順便到蘇澳鎮上的文具店買膠帶,把分離的支架黏起來。
今晚投宿地點-蘇澳國小
搭帳篷地點-學校中央穿堂
南方澳半山腰的觀音廟
7月25日中午抵達南方澳,發現這邊樹蔭大視野好所以在這邊躲太陽與曬衣服。 後來我發現,這裡不僅有水與廁所,甚至還有飲用水與電,而且上有遮蔽下方平坦,簡直是絕佳的搭帳篷地點。因此傍晚的時候,我就考慮今晚在這裡住宿。但考慮到這裡距離南方澳試中心稍有距離,於是趁有時間,我就改地點到蘇澳鎮中心了,算是有點可惜呢。
從觀音廟看蘇澳軍港與商港
從觀音廟看漁港與市區
北投社區協會與小朋友們在自然田基地前的合照
由於前天晚上在蓬萊國小的偶遇,因此認識了葛大姐的北投社區服務團體,包含了主持人大學社工系教授葛大姐;工作人員佩怡;還有在協會當義工的大四泰雅族學生捷寧(Bayes),另外還有一群非常活潑的北投社區小朋友。 跟著他們一起分享旅行的種種、一起參加自然田的換工計畫、一起參觀林務局的原生植物園。並且約定日後時間許可的話,我就到北投的協會拜訪她們。 真是非常快樂的緣分與體驗呢。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自然田與換工計畫的主持人-阿江大哥
聽阿江大哥說,這一兩年來,來基地換工體驗的人非常多,而他也來者不拒,只要對於自然農法有興趣的人他都一律歡迎參加。來這裡的人除了可以免費住宿與三餐之外,甚至還有全天候的上網服務,只能說阿江大哥他的理念真強呢!
昨天下午換工完畢,他載著北投社區的小朋友們一起到海邊玩浪與撿石頭,沒想到小朋友們都很興奮呢~
今天早上要離開的時候,阿江大哥還開著車專門到上坡處拍我牽車與騎車的影片,聽說是要做成紀錄片呢~ 哈哈 果然是很不簡單的人!
煮早餐
吃早餐
參訪南澳自然田換工計畫
南澳自然田換工計畫的阿江大哥是以自然農法為中心思想,進行水稻與蔬菜等的栽種。 除了自然農法這想特色之外,他們還以提供食宿來交換對於從事自然農法有興趣朋友的勞力付出。
因此當我們前往南澳自然田的所在處時,看到裡面有非常多不同背景的朋友因為不同的原因而聚集,但基本上都是認同保護土地這個理念才會因此而參與這個換工計畫的~
而我是昨天晚上住宿的時候,聽到在社工系教書的葛大姐介紹,才會來到這個地方。並且在今天的上午與下午,與葛大姐協會的同學們一起參加了稻田挖水溝與搬運稻草的活動。
算是很特殊的緣分與體驗呢~
算是很特殊的緣分與體驗呢~
目前的南澳自然田處所,但日後會換到南澳車站旁邊
大夥一起聚集開飯
7月23、24日住宿的地方
昨天晚上本來聽從在蘇花公路入口處遇到的一位在東港地政上班的紀先生的建議,先前往南澳國小尋找搭帳篷的機會,但整各國小一個人都沒有,所以我就轉往紀先生所建議的另一個選擇-蓬萊國小。
一到了蓬萊國小,找到了替代役管理員之後,對方很好心的說要請示校長看看。原本以為校長不會答應呢,沒想到校長居然在電話中說OK。因此我就順利進住蓬萊國小搭帳篷。
再從腳踏車卸下行李的時候,我發現今晚除了我之外,還有另外一組人在舉辦活動,於是我就詢問他們是從哪邊來的。他們是由台北北投來宜蘭與花蓮舉辦活動,這一週也剛好住在蓬萊國小。 不僅如此,帶隊的大學社工系教授-葛大姐 還熱情邀請我參加隔天的 南澳自然田換工計劃。 對於以認識陌生人與未知情境為主要目地的我,當然就決定多留在蓬萊國小一天~
一到了蓬萊國小,找到了替代役管理員之後,對方很好心的說要請示校長看看。原本以為校長不會答應呢,沒想到校長居然在電話中說OK。因此我就順利進住蓬萊國小搭帳篷。
再從腳踏車卸下行李的時候,我發現今晚除了我之外,還有另外一組人在舉辦活動,於是我就詢問他們是從哪邊來的。他們是由台北北投來宜蘭與花蓮舉辦活動,這一週也剛好住在蓬萊國小。 不僅如此,帶隊的大學社工系教授-葛大姐 還熱情邀請我參加隔天的 南澳自然田換工計劃。 對於以認識陌生人與未知情境為主要目地的我,當然就決定多留在蓬萊國小一天~
宜蘭縣蓬萊國小
搭帳篷的地點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訂閱:
文章 (Atom)